• 工业互联网:锻造中国智造的精密引擎

    在青岛城阳区的智能制造基地,机械臂精准舞动间,世界最快高铁CR450的银色车体渐露真容。这座孕育”陆地飞龙”的工厂,正演绎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精密制造传奇。当数字神经渗透到生产线的每个末梢,中国制造正在经历从规模优势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蜕变。 一、毫米级智造重塑工业精度 CR450动车组车体焊接车间里,蓝色弧光映照着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应用场景。面对庞然大物5毫米的焊接容差要求,智能焊接机器人集群展现出惊人一致性——90%的关键焊缝实现自动化作业,AR虚拟焊接系统更将司机室制造精度…

    行业动态 2025年 3月 7日
  • 常见的监测传感器

    振弦式传感器 静力水准仪 加速度传感器 倾角仪 裂缝计 风速风向仪 温湿度传感器 土压力计 液压式静力水准仪 导轮式固定测斜仪 拉线式位移计 钢筋计   锚索计 轴力计 GNSS 智能全站仪 全向位移计

    行业动态 2025年 3月 6日
  • 暴雪压塌淄博市场顶棚——结构安全警钟再响,如何防范积雪垮塌?

    事件回顾 2025年3月2日,山东省淄博市一处菜市场因暴雪导致棚顶坍塌。尽管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事故暴露了建筑结构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当日淄博市气象台连续升级暴雪预警至红色级别,张店区降雪量达18.2毫米,远超常规荷载设计值。类似事故近年频发:从沈阳中学报告厅到黑龙江佳木斯体育馆,再到湖南、河南多起垮塌事件,冬季积雪已成为建筑安全的“隐形杀手”。 事故深层原因剖析 结合行业经验与事故案例,暴雪致塌的六大关键因素: 荷载超限:设计裕度不足 轻钢结构、大跨度网架对风雪荷载敏感,若设计时未充分考虑极端…

    行业动态 2025年 3月 4日
  • 钢结构地脚锚栓破坏原因及解决方案

    地脚锚栓是钢结构基础中连接钢柱与混凝土的关键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体结构的安全。然而,若设计或施工不当,锚栓可能因拉力作用发生多种破坏形式,导致结构失效甚至坍塌。如何通过科学设计规避风险?本文深度解析锚栓破坏模式,并提供基于国际标准的设计指南。 六大锚栓破坏模式及成因 锚栓被拉坏 原因:锚栓材料强度不足或荷载超限,导致断裂或塑性变形。 解决方案:严格按荷载要求选择钢材等级,并通过抗拉强度验算。 锚栓被拔出 原因:锚栓与混凝土粘结力不足(如混凝土强度低、锚固长度不足)。 解决方案:增加锚固长度…

    行业动态 2025年 3月 4日
  • DeepSeek 驱动传统监测向智慧监测跃升:AI技术重塑行业新生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千行百业,传统监测领域正迎来一场由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通过本地化部署DeepSeek大模型,助力环境监测、工业设备运维、基础设施安全等领域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测”跨越,标志着监测行业正式迈入智能化2.0时代。 一、技术突破:DeepSeek 如何破解传统监测痛点? 传统监测长期依赖人工巡检与固定阈值报警,存在数据孤岛、误报率高、响应滞后等瓶颈。DeepSeek通过三大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 整合传感器数据、视频图像、卫星遥感等多源信息,利用智能算法模…

    行业动态 2025年 3月 3日
  • 技术前沿 | 世界第一高桥植入“光纤神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赋能悬索桥百年守护

    “玻璃丝”撬动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主缆植入智慧光纤光栅系统正在建设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世界第一高桥)近日完成核心技术创新——在主缆内部植入217根“智慧索”,通过每根索股内嵌的3条细如发丝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构建起国内悬索桥最精密的主缆健康监测网络,实现桥梁生命体征24小时云端把脉。 三大技术突破解读🔹 脆弱光纤万米穿索:针对2378米超长主缆,采用“中央定位+40米/分钟匀速牵引”工艺,攻克玻璃材质光纤在牵引中易断裂的行业难题🔹 多维数据实时感知:同步监测主缆应力形变、温度梯度、湿度渗透等关键指…

    行业动态 2025年 2月 28日
  • 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城市更新项目(一期)

    传统项目工程的施工日志大多使用人工记录,内容描述或繁琐或空洞,针对性和完整性差,无法直观、真实、确切的反映施工的面貌,给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管理和事后追溯还原带来困难、争议。 数字激光AI观测仪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视频、智能影像检索技术,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制高点的AI测量摄像机,实现对监控范围内目标的空间坐标进行远程实时自动测定,通过平台的智能分析算法实现目标的尺寸、位移、面积测量等功能。 同时,通过带激光视频测量功能的影像日志系统,在实时进行远程监控和测量的同时,利用全区域自动扫描采集的相…

    客户案例 2024年 9月 24日
  • 新疆某露天矿边坡监测

      根据项目需求,开展露天边坡远程监控监测服务,完成监测数据处理分析、行成监测数据分析报告以及监测预警研判等,为采场边坡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2023年“9.14”现场发生边坡崩滑破坏,且公司系统成功预警,避免了30余人的伤亡与损失。 在事故发生前,AI智能识别裂缝变形、圈定大致崩滑周界,并在2023.9.9~9.14日前共计预警22次,临滑前3分56秒再次报警。 在事故发生后,破坏前后影像自动储存、变形破坏原因辅助分析。 图1. 监测点位布设情况 图2. 数据曲线

    客户案例 2024年 9月 24日
  • 沧榆高速公路忻保段 K411+350高边坡监测

    将高边坡监测设备与物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集成,并构建地质灾害监测、分析、预警和应急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服务平台,实现灾前、灾中、灾后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为客户进行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决策管理和社会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监测情景:高速公路边坡(岩质主要为厚层灰岩)日常运行监测 监测对象:滑坡崩滑物(坡积岩块)、边坡坡面   图1. 设备布设位置  图2. 监测点位  图3. 监测数据及点位比对 受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路段连续数日降雨,2023年7月31日至8月1日,监测点位K8-1、K8…

    客户案例 2024年 9月 24日
  • 福州象山隧道拓宽改造项目安全监测项目

      福州象山隧道拓宽改造项目在原有隧道基础上进行拓宽,采用新建双层八车道隧道方案(预留远期双向十车道)。由于地处闹市、拓宽工程施工过程中,两侧人行隧道还需正常同行。监测难度高、监测工作量大。本次项目采用远程视频智能监控监测系统配合智能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实现基坑工程及隧道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数据化。 监测项目有:隧道拱顶沉降、隧道净空收敛。  图1. 设备安装示意图 图2. 监测点示意图 图3. 监测设备布设示意图  

    客户案例 2024年 9月 24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8655971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support2@wmkjqd.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30,全年无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