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测量方法——测回法

一、基本原理

  1. 误差抵消机制
    • 仪器误差:包括视准轴误差(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和横轴误差(横轴不水平)。盘左(正镜)与盘右(倒镜)观测时,这些误差的符号相反,取平均值后可有效抵消。
    • 度盘分划误差:通过变换观测顺序(如A→B→B→A),使误差均匀分布,避免局部刻度偏差影响结果。
  2. 人为误差控制
    两次观测(盘左、盘右)提供数据交叉验证机会,若两次结果差异超出允许范围(如40″),需重测以排除粗差。

角度测量方法——测回法


二、盘左与盘右的判别方法

  1. 竖盘位置法
    • 望远镜左侧为竖盘时是盘左,右侧则为盘右(适用于传统经纬仪)。
  2. 目镜位置法
    • 目镜位于仪器中心线左侧为盘左,右侧为盘右(直观适用于多数仪器)。
  3. 管水准器法
    • 正面有管水准器为盘左,无则为盘右(依赖特定仪器设计,需结合说明书确认)。
  4. 显示屏标识法
    • 现代全站仪通常显示“Ⅰ”为盘左,“Ⅱ”为盘右(通用且可靠)。

三、操作步骤与逻辑

  1. 观测顺序:A→B→B→A
    • 盘左:先测后视点A,再测前视点B,记录水平角。
    • 盘右:倒镜后先测B,再测A,确保度盘位置变化,分散分划误差。
    • 逻辑:通过对称观测路径,最大化抵消仪器系统误差。
  2. 关键动作
    • 对中整平:确保仪器中心与测站点重合,避免对中误差。
    • 精确瞄准:使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中心与目标重合,减少瞄准误差。
    • 读数记录:正倒镜读数后,计算半测回角值,最终取平均。

四、测回法的必要性

  1. 消除仪器系统误差
    • 视准轴误差和横轴误差是仪器固有缺陷,单次观测无法避免,正倒镜观测后取平均可消除其影响。
  2. 抑制人为误差
    • 两次观测提供数据比对机会,显著降低瞄准、读数等操作失误的风险。
  3. 提高可靠性
    • 通过多测回观测(如2~3测回)并配置不同初始角度,进一步分散误差,确保结果稳定。

五、注意事项

  • 指标差检查:在竖直角测量中需计算指标差,但水平角测量重点在于水平度盘读数的处理。
  • 仪器校准:定期校正视准轴和横轴误差,确保测回法有效性。
  • 环境因素:避免强风、温度变化等外界干扰,防止仪器微动影响精度。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8655971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support2@wmkjqd.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30,全年无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