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实景三维
一、实景三维的定位与定义
- 战略地位
- 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
- 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产品
- 国家时空信息基础设施
- 技术定义
- 通过多源技术将现实场景转化为数字三维模型
- 融合摄影测量、激光扫描、传感器等数据采集技术
- 构建具有空间坐标和纹理信息的立体虚拟空间
二、发展历程
- 2022年10月
- 武汉大学成立实景三维空间信息工程技术中心
- 张祖勋院士团队推动技术创新
- 瞰景科技Smart3D软件实现技术突破
- 2024年7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明确要求推进建设
- 写入《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 2024年8月
- 自然资源部宣布全面推进计划
- 2025年目标:初步建成实景三维中国
三、核心技术特征
- 真实性
- 毫米级精度建模
- 高分辨率影像还原(几何+色彩+纹理)
- 全息性
- 包含三维坐标系统
- 支持空间量测(距离/面积/体积)
- 智能性
- 动态交互可视化
- 多源数据叠加分析(人口/交通等)
- 空间模拟运算能力
四、技术实现体系
- 空天技术
- 卫星遥感:大范围数据采集
- 航空摄影:无人机多角度拍摄
- 地面技术
- 激光雷达(LiDAR):毫米级点云扫描
- 倾斜摄影:五镜头同步采集(顶面+侧面)
- 智能处理
- 点云数据处理算法
- 三维重建软件系统
五、应用生态全景
- 城市治理
- CIM城市信息模型
- 地下管网数字孪生
- 交通动态仿真
- 公共服务
- 应急灾害模拟(洪涝/地震)
- AR实景导航
- 文化遗产数字永生
- 产业应用
- 工程BIM协同
- 智能矿山监测
- 精准农业管理
- 国防安全
- 战场环境仿真
- 边海防三维监测
六、发展趋势展望
- 技术融合方向
- 元宇宙虚实交互
- 数字孪生实时映射
- AI驱动的智能分析
- 基础设施演进
- 国家时空大数据平台
- 全要素数字底板
- 动态更新机制
- 产业机遇
- 新型测绘人才需求
- 智能硬件研发窗口
- 行业解决方案创新